(一)豬流感,。此病主要發(fā)生在初冬及冬末春初季節(jié),。常因氣候冷熱不均、溫差大,、豬機體抵抗能力減弱,、病原微生物趁機侵入而發(fā)病,。病豬主要癥狀表現(xiàn)為發(fā)嗆、流涕,、打寒顫,、體溫突然上升到40-42℃、小便發(fā)黃,、精神不振,、食欲廢絕。
防治:1,、大蒜(或蔥白)100克,,搗碎加水一次喂給。2,、雞蛋清20毫升,,一次肌肉注射,每天一次,,連用三天,。3、冰糖200克,,谷子250克,,大蔥50克,水煮一次喂給,,每天一次,,連用三天。4,、紫蘇50克,,杏仁25克,,茅草根75克,薄荷50克,,水煎一次灌服,,每天一次,連用三天,。5,、30%安乃近20毫升,青霉素80萬單位,,一次肌肉注射,,每天二次,連用三天,。
(二)豬喘氣病,。豬喘氣病是一種過濾性病毒引起的慢性傳染病。小豬多發(fā),,病初打噴嚏,。后來發(fā)嗆,流鼻涕,,天氣越冷發(fā)嗆越嚴重,。病久發(fā)喘,呼吸困難,,可聽到拉風箱似的聲音,。病豬慢慢消瘦,最后虛脫而死亡,。
防治:1,、不買病豬,做好豬的防寒保溫工作,。2,、土霉素(每公斤體重量)20毫克,一次肌肉注射,,每日二次,,連續(xù)應(yīng)用。3,、瓦松250克,,蜂蜜100克,桑皮100克,,杏仁50克,,白礬50克,水煎一次灌服,,每天一次,,連用三天,。4、白糖300克(用溫水融化),,地龍10條,,一次灌服。
(三)仔豬水腫病,。此病也叫腸毒癥,、胃腸水腫、小豬搖擺癥,。以出現(xiàn)水腫及神經(jīng)癥狀為主要特征,。斷奶仔豬、特別是肥胖的仔豬更易發(fā)病感染,。從季節(jié)上看,,每年的10至12月份發(fā)病最多。此病死亡率極高,。
防治:1、秋末冬初要加強斷奶仔豬的飼養(yǎng)管理,,特別是要做好防寒保溫工作,。2、10%黃胺噻唑40毫升,,一次肌肉注射,,每天二次,連用三天,。3,、50%葡萄糖40毫升,5%抗球血酸溶液10毫升,,氯霉素注射液75萬單位,,混合一次靜脈注射,每天一次,,連用三天,。4、鏈霉素100萬單位,,青霉素100萬單位,,溶解后一次肌肉注射,每天一次,,連用三天,。
(四)仔豬白痢病。仔豬白痢病是由大腸桿菌所引起的,。主要癥狀是拉稀糞,,糞呈乳白色或灰白色,,腥臭味很濃。體溫稍高,,吃乳減少或停止,,逐漸消瘦。
防治:1,、搞好防寒保溫,,防止小豬吃臟東西。2,、大蒜250克,,煮熟,搗爛加稻草灰混合喂母豬和小豬,。3,、山羊血3毫克,一次肌肉注射,。4,、白頭翁500克,龍膽草250克,,木炭末200克,,熬成湯藥,每次喂15克,,每天二次,,連續(xù)喂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