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豬“低溫癥”
母豬妊娠后或產仔后有時出現體溫偏低,,常處于37.5℃左右,,不吃料,,能喝水,,耳及四肢末端發(fā)涼,,機體稍瘦弱,,被毛粗亂,,肌肉顫抖,,結膜蒼白,,不愿運動,喜臥地。
1,、病因
母豬“低溫癥”多是由于妊娠期間或產后飼養(yǎng)管理不良,,飼料營養(yǎng)不全,導致母豬營養(yǎng)失調,,體內熱量不平衡而引起的,。天氣突變、寒冷等應激因素和體質虛弱是發(fā)病的誘因,,故本病多發(fā)生于寒冷的季節(jié),。
2、防治技術
�,。�1)立即肌肉注射0.1%腎上腺素1~3毫升和10%安那加注射液2~10毫升或者肌注地塞米松5毫克,,每日1次;
�,。�2)排疫肽(高免球蛋白),,每50公斤體重1毫升,加豬用轉移因子,,每100公斤體重1毫升,,用滅菌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稀釋,混合后肌肉注射,,每日1次,,連用3次;或者用黃芪多糖注射液(0.2毫升/公斤體重)加倍康肽(白細胞介素—4.30公斤體重1毫升),,加倍�,。庖吆颂呛怂�75公斤體重1毫升),混合肌注,,每日1次,,連用3次;
�,。�3)口服紅糖水或者靜脈或腹腔注射10%葡萄糖溶液300~500毫升,,加10%維生素C5毫升,每日1次,;
�,。�4)飲用電解質多維(200克兌水1000升),加葡萄糖粉(200克兌水1噸),,加黃芪多糖粉(400克兌水1噸),,飲用7天;
�,。�5)改喂全價飼料,,提高營養(yǎng)標準,;加強科學管理,除去一切應繳因素,;
�,。�6)豬舍保持清潔衛(wèi)生、干凈,、干燥,、保溫、通風,。
妊娠母豬便秘
母豬突然減食,,飲水增多,出現排糞困難,,糞球干硬附有粘液,,呼吸増數,起臥不安,,腹部有疼痛反應,,體溫正常。
1,、病因
妊娠期間飼料中干燥谷物和含粗纖維的劣質飼料如谷糠,、蠶豆糠、干紅薯蔓,、花生蔓等飼喂過多,,營養(yǎng)不全;母豬過肥或過瘦,,飲水不足,,缺乏運動;妊娠后期或分娩時伴有胃腸遲緩也可造成母豬發(fā)生便秘,;當發(fā)生熱性疫病,,如流感、豬瘟,、高熱綜合癥時,,也可誘發(fā)繼發(fā)性便秘,。
2,、防治技術
(1)用溫肥皂水或2%小蘇打水,,反復深部灌腸,,并用溫濕毛巾按摩腹部;
�,。�2)用10%硫酸鈉300毫升或硫酸鎂30克加水或大黃末50~100克加水,,用胃管1次投服,;投藥后3~4小時,皮下注射新斯的明2~5毫克,,均可提高療效,;
(3)腹痛不安時,,可肌注20%安乃近注射液3~5毫升,,或者肌注2.5%鹽酸異丙嗪注射液2~4毫升;
�,。�4)注意保護心臟,,可肌注20%安納加2~5毫升,或者肌注強爾心注射液5~10毫升,;
�,。�5)補液、解毒,、調整酸堿平衡,,靜脈或腹腔注射10%葡萄糖鹽水注射液300~500毫升,加維生素C10毫升,,每日2次,;
(6)加強科學管理,,給予全價飼料,,特別是妊娠期間,要多喂易消化的飼料,,適當在料中添加食鹽和礦物質,,常飲多維水,增加運動,;
�,。�7)母豬妊娠時,可在產仔前2個月于飼料中添加微生態(tài)制劑,,如金唯肽C231或唯肽C231(芽胞菌,、乳酸菌、腸球菌類等多種益生菌及促生長因子),,每200~300克,,拌料1噸;連續(xù)飼喂2個月,,可有效的提高母豬免疫力,,預防消化道多種疾病的發(fā)生。
胃潰瘍
母豬皮膚與黏膜發(fā)白,,體質虛弱,,精神不振,,食欲下降,排煤焦油樣的干糞球,,吃食時常出現嘔吐,,吐出黃綠色粘稠的液狀胃內容物,急性發(fā)作時可見突然死亡,。我國豬群中發(fā)病率為5%~25%,,淘汰率可達13%以上。
1,、病因
發(fā)生胃潰瘍的原因很多,,主要的病因有:飼料質量不佳、粗糙,、霉變,、缺乏營養(yǎng)、缺乏纖維,;日糧中玉米比例過高,,粉碎過細,顆粒料飼喂時間過長,;飼料中不飽和脂肪酸過多,;高銅、高鋅飼料,;缺乏維生素E,、B1和硒;各種應激因素,、遺傳因素,,高熱、寒冷,,寄生蟲�,。ɑ紫x)和傳染病如豬瘟、藍耳病等,,均可誘發(fā)胃潰瘍,。
2、防治技術
�,。�1)消除各種誘發(fā)病因,,保證母豬的營養(yǎng)標準,調整日糧配比,,增加維生素E,、B1和硒,,改進加工方
�,。�2)鎮(zhèn)靜止痛:肌注2.5%鹽酸氯丙嗪4~5毫升(每公斤體重1~3毫克),,或肌注安溴注射液10毫升,每日1次,;
�,。�3)中和胃酸:口服小蘇打,或抗酸劑氫氧化鋁,,硅酸鎂,,氧化鎂等;
�,。�4)保護胃粘膜:口服次硝酸鉍,,每次5~10克,每日3次,;或口服韖酸蛋白,,每次2~5克,每天2次,;
�,。�5)促進潰瘍愈合:豬用轉移因子(100公斤體重1毫升,重癥加量),,加排疫肽(五種高免球蛋白,,每50公斤體重1毫升),混合肌注,,每日1次,,連用4次;
�,。�6)止血:止血敏,,每次肌注0.25~0.5克;或維生素K,,每次肌注0.03~0.05克,;或安絡血,每次肌注2~4毫升,,每日2次,,連用2-3天;
�,。�7)抗菌:30%氟苯尼考,,每公斤體重0.1毫升,每日1次,,連用3次,;或阿莫西林,每公斤體重4~7毫克,,每日2次,,連用3天,;
(8)補液:10%葡萄糖鹽水注射液500毫升,,加維生素C10毫升,,靜脈注射,每日1次,,連用3次,。
母豬產后癱瘓
母豬產仔前后突然發(fā)生四肢肌肉松弛,知覺喪失,,不能站立,,臥地不起,精神萎靡,,昏睡,,體溫偏低,食欲減少,,糞干尿少等癥狀,。
1、病因
母豬妊娠期間飼養(yǎng)管理不當,,特別是妊娠中,、后期由于胎兒發(fā)育很快,母豬攝入的鈣磷量嚴重不足或比例失調,,維生素,、礦物質和蛋白質缺乏,造成母豬后肢或全身無力,,骨質發(fā)生變化,,導致癱瘓的發(fā)生;母豬分娩時產生應激和腸道中吸收鈣量減少,,引起血糖和血鈣突然減少,,產后血壓降低,使大腦皮質發(fā)生機能障礙而引發(fā)癱瘓,;母豬過瘦,,豬舍寒冷潮濕,助產不當,,產后護理不好,,都可誘發(fā)本病的發(fā)生。
2,、 防治技術
�,。�1) 10%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50—200毫升,加20%安鈉加10毫升,靜脈注射,,每日1次,,連用3次;也可靜脈注射5%葡萄糖鹽水注射液500毫升加維生素C10毫升每日1次,,連用3次,;
�,。�2)維生素D3 5毫升,,維丁膠性鈣10毫升,分別肌注,,每日1次,,連用3次;口服桿諾肽口服液(微生態(tài)制劑),。每次每頭20毫升,,每日1次,連用3次,;
�,。�3)加強護理,防止發(fā)生褥瘡,;適當的補充硫酸鋅和硒制劑,,調整其日糧,喂全價飼料,;增加陽光,,適當運動;
母豬產后無乳綜合癥
母豬產后表現精神沉郁,、不食,,體溫升高,乳腺腫大,,不分泌乳汁,,仔豬吸吮乳頭時,母豬拒絕哺乳,。
法,,加強飼養(yǎng)管理;
1,、 病因
妊娠期間飼養(yǎng)管理不當,,飼料營養(yǎng)不全,缺乏蛋白質,、維生素,、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;妊娠期間缺乏運動,母豬過肥,,乳腺脂肪過多,,抑制乳腺腺泡發(fā)育;患有嚴重的熱性傳染病,,乳房疾病,,過早配種,乳腺發(fā)育不全,,內分泌失調和應激等都可引起無乳綜合癥,。
2、防治技術
�,。�1)催乳靈注射液,,用量按說明書規(guī)定使用,肌注,,每日1次,,連用3次;或催產素,,每頭20—30單位,,肌注,每日1次,,連用3次,;
(2)魚腥草注射液30毫升加豬用轉移因子(每100公斤體重1毫升)或加倍康肽(白細胞介素—4,,每30公斤體重1毫升),,混合肌注,每日1次,,連用3次,;
(3)中藥治療:王不留行40克,、穿山甲15克,、木通10克、黃芪20克,、當歸20克,、黨參20克、混合煎水給母豬內服,,每日1次,,連用2次;
�,。�4)每日口服雞蛋4個,;同時靜脈或腹腔注射10%葡萄糖鹽水注射液500毫升,加維生素C10毫升,混合注射,,每日1次,,連用3次;
�,。�5)用溫濕毛巾按摩乳房,,每日2次;改喂全價飼料,,增加運動,;患有其他疾病時應進行對癥治療。
母豬乳房炎
急性乳房炎可見乳房腫脹,、發(fā)熱,、發(fā)硬,,有疼痛感,,拒絕仔豬吮乳;乳汗稀薄,,變?yōu)槿榍鍢�,,并含有絮狀物。炎癥發(fā)展成膿性時,,可排出黃色膿汗和組織碎片,。母豬體溫升高,食欲減退,,喜臥地,,不愿站立。慢性乳房炎可導致乳腺萎縮,,乳房變小,、硬固,泌乳停止,。
1,、病因
哺乳期乳房受到損傷或被咬傷,可感染多種病菌引發(fā)乳房炎,;母豬產前產后飼料控制不當,,飼喂發(fā)酵飼料和多汁飼料過多,可導致乳汁在乳腺泡和乳腺導管內積滯,,而引發(fā)乳房發(fā)炎,;母豬患有布病,結核病和子宮內膜炎等疾病,,也可轉移或波及到乳房引起發(fā)炎,。另外,母豬產后無仔豬吸乳或仔豬斷奶過早,使乳汁積聚于乳房,,而被細菌感染,,導致乳房發(fā)炎。
2,、防治技術
�,。�1)母豬分娩前應減喂飼料的喂量,并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(tài)制劑金唯肽C231或唯肽C231
�,。�2)魚腥草注射液30毫升加頭孢噻呋鈉(每公斤體重5毫克)或頭孢拉啶1克,,混合肌注,每日1次,,連用4次,;
(3)0.25%鹽酸普魯卡因溶液50毫升,,加青霉素80萬單位,,鏈霉素50萬單位,混合后于乳房實質與腹壁之間的空隙,,用注射針頭刺入后注入,,每日1次。
�,。�4)10%葡萄糖溶液500毫升,,卡那霉素100—150萬單位,,地塞米松5—10毫升,,維生素C10毫升,混合靜脈注射,,每日1次,,連用3次,。
(5)產房要清潔衛(wèi)生,,干燥,,定期消毒;產前產后要用0.1%的高錳酸鉀溶液或0.1%新潔爾滅溶液擦洗乳房和乳頭,;仔豬出生剪平犬齒,,以防咬傷母豬乳房。
母豬子宮內膜炎
母豬產仔后常呈排尿動作,,臥地時從陰道流出紅色污穢的分泌物,,混夾有胎衣碎片,食俗減少,,有的母豬體溫升高,。慢性炎癥時,,可見從陰門流出膿性絮狀分泌物,或者不發(fā)情,,屢配不孕,,母豬消瘦。
1,、病因
母豬產后或流產后發(fā)生子宮內膜炎,,多數是由于分娩或流產時產道受到損傷、污染,、胎衣不下或胎衣碎片殘存,,子宮弛緩惡露滯留,致使病原微生物侵入而引發(fā)本�,�,;人工授精時消毒不嚴,母豬過度瘦弱,,抗病力低下,,卵泡激素缺乏,黃體激素過多,,以及布魯氏菌病,、弧菌病,、滴蟲病等,,都可引發(fā)子宮內膜炎。
2,、 防治技術
�,。�1)分泌物過多時可先用2%小蘇打水(小蘇打0.05%,食鹽0.8%),,或0.1%高錳酸鉀,,或1%明礬溶液沖洗子宮;沖洗后,,肌注催產素10—30國際單位,,使其將子宮內的分泌物充分排出,再向子宮內放入青霉素100萬單位加鏈霉素80萬單位,,每日1次,,連用3次;
�,。�2)魚腥草注射液30毫升加抗菌肽(60公斤體重1毫升),,或者加頭孢噻呋鈉(每公斤體重5毫克),混合肌注,,每日1次,,連用3—4次,;也可肌注阿奇霉素——氟苯尼考注射液,每公斤體重0.2毫升,,每日1次,,連用3—4次;除外還可用長效土霉素,、慶大霉素,、恩諾沙星、強力霉素等治療,;
�,。�3)產前8小時肌注得米先長效注射液10毫升,可預防本病的發(fā)生,;
�,。�4)豬舍與產床要保持清潔衛(wèi)生,干凈,、干燥,;助產與難產時處理要嚴格消毒,操作正規(guī),;產后要注意消毒地面與豬體,,防止病菌侵入;人工授精嚴格操作,,嚴格消毒,。